平顶山汝州名窑汝瓷网欢迎您的来访!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汝瓷文化 > 汝瓷知识 >

宋代“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绝非浪得虚名

  宋代“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绝非浪得虚名,无论釉色的静谧,还是胎体的精巧,亦或器形的雅致都似乎有种神秘色彩浸润其中。但随着窑址的面世,神而不秘遂成了新常态。至少在下列几方面已经或者正在成为藏界共识。  首先.存世数量的谬误。无论“70余件说”,还是“不足百件的有限外延

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226 | 发布时间:2022-02-12 15:49:34
推荐回答

  宋代“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绝非浪得虚名,无论釉色的静谧,还是胎体的精巧,亦或器形的雅致都似乎有种神秘色彩浸润其中。但随着窑址的面世,神而不秘遂成了新常态。至少在下列几方面已经或者正在成为藏界共识。

  首先.存世数量的谬误。无论“70余件说”,还是“不足百件的有限外延说”在窑址面世后都已轰然倒塌。前两说如果仅限于各大博物馆是有道理的,但民间汝瓷被一概排斥在汝窑之外则是毫无道理的。早在198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所首次对宝丰清凉寺窑址试掘中就在一个狭窄小空间的窖藏中发现了20余件与传世汝窑相同的汝瓷,记住,这并非后来确认的清凉寺汝窑址的主体位置所在地。其实在此前的1986年就有清凉寺村民耕作时捡到完整的汝窑洗现象,至于还有多少人捡到完整的汝瓷只有鬼知道。众所周知的是,陶瓷鉴藏家毛晓沪先生就是因为清凉寺出土的窖藏汝瓷而受牢狱之灾的。

汝瓷11 (41).jpg

  其次.“汝窑无大器说”的小气。不仅如此,窑址的发掘甚至直接把各大馆藏的某些器物归类为残器了。窑址素烧与残器中不仅有厚胎与高度、口径达30厘米以上的器物,而且发现了莲瓣熏香炉、海棠式多层套盒及荷叶式高圈足器等,高度均超过了30厘米以上。窑址发现的天青釉盘口折肩瓶则直接把故宫的传世旧藏镶口天青釉纸槌瓶打入了残器的行列,原来它本来应是天青釉盘口折肩瓶,残了,镶上口就成了令人膜拜的天青釉纸槌瓶了,宫藏的高大上不过尔尔。


关于宋代“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绝非浪得虚名其他回答(0条)
钧瓷精选 会员中心 购物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