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汝州名窑汝瓷网欢迎您的来访!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汝瓷文化 > 汝瓷知识 >

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发掘报告(第二阶段)

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发掘报告,小编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348 | 发布时间:2020-11-18 17:08:52
推荐回答

  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发掘报告,小编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中部,1987年至201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对清凉寺瓷窑址进行8次发掘,其中汝瓷窖藏及汝窑中心烧造区的发现破解了千年汝窑之谜。

汝瓷 (15).jpg

  第二阶段:2014年4月至9月,在原发掘区西南,现清凉寺大殿西又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475平方米,发现窑炉4座、作坊2座、澄泥池2个、墙基1处、沟1条、井1眼以及灰坑26个。出土遗物有瓷器、陶器、铁器、钱币等。完整及可修复器物157件,陶瓷器标本400余袋。窑炉编号为Y1~Y4,其中Y4为北宋时期素烧窑,Y1、Y2、Y3为元明时期烧造民用瓷器的窑炉。素烧窑炉和元明时期民用瓷器窑炉均是该窑址首次发现,其中素烧窑炉应该是河南地区首次发现。此次发掘出土的瓷器除了一批和以往发掘出土的瓷器相同外,还出土一种青釉瓷器(第一阶段也出土有少量此类青釉瓷片),不仅发现数量较大,并且堆积集中。从器型来看,此类瓷器明显继承了汝瓷的器类,有熏炉、瓶、盘、碗等,其中尤以盘类居多,且形体较大,最大瓷盘的口径可达28厘米,在汝瓷器物群中尚不多见,此类器型约占出土遗物总量的95%。瓷器釉色类汝瓷,也为天青、青绿、卵青和月白,但釉色光亮,玻璃质感强,但玉质感不及汝釉。胎质细腻坚实,多数胎色灰白,少有香灰胎。这类瓷器集中发现于④层下的灰坑和第④层堆积当中,第⑤层则仅发现少量典型的汝瓷,而不见此类瓷器,从地层关系来看,这种瓷器的烧造年代应该晚于汝瓷,为了和汝瓷区分,我们暂时将此种瓷器定名为“类汝瓷”。

汝瓷 (2).jpg

  Y4位于发掘区的中北部,开口于④层下,打破第⑤层,呈东南—西北向,平面呈甲字形,东西长3.6米,南北宽1.5米,Y3叠压其上,Y4被破坏较为严重,烟囱部分被现代扰坑破坏,仅存出渣道、火门、火膛、窑室、隔火墙五部分。出渣道位于窑门的正前方,保存基本完好,前宽后窄,东高西低至火门底部,底部较平,堆积物主要是草木灰。火门用青砖砌成,现仅存北侧砖墙,残存7层。火膛四周高,中间凹,呈锅底状,底部有厚约0.06米的草木灰和木炭粒,说明此窑为柴烧。出土遗物以匣钵为主,瓷器有白釉、青釉,天青釉、试烧瓷片和素烧器残片等。窑床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2米,东西宽0.9米,面积约0.26平方米,和汝窑中心烧造区发现的窑炉大小相当。隔火墙墙体残缺,南部只余1层铺地砖。根据隔火墙下残存的砖墩印痕分析,隔火墙下应有4个出烟道,宽度大约在0.14米左右。窑壁残存0.10米的红烧土层,烧结程度不高。依据2001、2002年汝窑烧造中心区发掘的窑炉情况看,它们的结构应该基本相同,Y4应是椭圆形窑炉,依其烧结程度和柴烧的事实,应为素烧窑炉。值得注意的是Y4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地方,一是出土有很多带圆形夯窝的土块,边缘部分被烧结,应是窑壁底部经过夯打所致;二是出土的匣钵有1件外部涂有耐火泥,和烧造汝瓷用的匣钵风格一致。此外,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出土遗物的年代,我们初步判定Y4的时代应不晚于金代。

汝瓷 (5).jpg

  相信大家看了小编以上的分析,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大家还有想要咨询更多关于汝瓷的知识,请关注名窑汝瓷网站!


关于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发掘报告(第二阶段)其他回答(0条)
钧瓷精选 会员中心 购物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