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烧造供御瓷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北宋汝窑烧造供御瓷的窑房中心烧造区的确切地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据考古发掘提供的资料,专家把汝窑烧造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北宋汝窑烧造供御瓷的窑房中心烧造区的确切地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据考古发掘提供的资料,专家把汝窑烧造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期
北宋早期。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至宋真宗赵恒乾兴元年(960-1022)前后共62年,是汝窑的初创期,属民窑。造型多碗盘器皿,其表施豆青釉,光亮莹润,具有造型单调,釉色莹润的特点。
第二期
北宋中期。宋仁宗天圣元年至宋神宗元丰八年(1023-1085)前后历时62年,为汝窑发展成熟期。属民窑。造型有碗、盘、盅、外壁刻。以简单的莲瓣装饰,内壁往往刻幅射状直线纹。碗心印团菊,内壁刻有水藻纹。刻花协调,线条流畅。具有造型多样,注重装饰,刻花线条流畅,釉色莹润,开篇密布的特点。
第三期
北宋晚期。宋哲宗元—元年至宋徽宗--宁宣和七年(1086-1125)历时39年。是汝窑瓷器鼎盛时期,其中20年为官汝时期,官窑器造型庄重大方,品种丰富齐全,既有日用器,又有陈设器及文房四宝等。胎质坚硬细密呈香灰色、微黄白胎,釉色莹润,细小开片密布。底足满釉支烧,釉色有天青、粉青、天蓝、月白等。
第四期
金代。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至哀宗天兴元年(1132)属民窑。造型有碗盘,体等,器表满釉,唯圈足和地心无釉,口沿或腹底有蜡泪痕流釉状。釉面有稀疏开片,釉层不均净,有明显棕眼,胎体较粗厚,釉色豆青或梅子青等。
第五期
元代。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至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属民窑。造型单调,釉色欠佳,器表光素无纹,里外皆施半釉,盘心和底足全部露胎,釉色深绿,有的泛黄。胎质粗松,制作粗放,具有典型的元代风格。
相信大家看了小编以上的分析,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大家还有想要咨询更多关于汝瓷的知识,请关注名窑汝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