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被称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巅峰之作——天生丽质与精美绝伦的汝窑瓷器,人们往往把眼光聚焦于朱朝或古汝州几百年的历史瞬间。而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审视汝窑的源与流,本与末,这几百年的着眼点显然有点目光短浅,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名家汝窑.png


汝窑瓷器的制造需要原料采集、拣选、粉碎、配比、建窑、烧成等技术和专业协作,需要有一批专业技能者共同制造,原始社会晚期正式出现了这一行业。从黄帝任命宁封为“陶正”始,至裴李岗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大地尤其是中原大地的制陶业一步步迈进欣欣向荣之势。夏代中原地区似姓。
的昆吾部落擅长陶器,史籍所载《世本·作篇》云:“舜始陶,夏臣昆吾更增加也。”商代陶釉的出现,成就了中国汝窑瓷器向瓷器成功过渡的一跃,经过周、秦、两汉,又有迅猛的发展,为瓷器尤其是青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青瓷自三国、两晋、南北朝后,进入了辉煌阶段。至隋唐时期,中原地区尤其汝州地区的青瓷的制釉及烧制技术已堪称完美。冥冥之中,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所发生的一切与制
陶有关的活动都已经在为中国汝窑瓷器的黄峰之作现开始了漫长的技术准备和铺垫。


名家汝窑.png


宋朝以前,中国汝窑瓷器的审美意识总体是张力性的,原始社会陶器给予我们的感受是质朴与古拙、生命力的跃动感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强烈的神秘意识。汉陶的恢弘与博大、充满力度的塑造意识,都令人印象深刻。魏、晋、南北朝的陶瓷艺术具有清新的活力,潜在的热情纵横沦肆。唐代陶瓷则凸显着雍容与华贵,工艺日趋精湛,其工艺目的超越了制作本身,已张扬为炫耀了。就唐代陶瓷艺术而言,无论是物质技术还是思想意识,都已经为宋代陶瓷尤其是汝窑奠定了登顶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唐走向衰亡之后,伴随着宋朝崇尚自然、返琐归真、含蓄内敛、追求极致的主流社会意识,精美绝伦的汝窑瓷器便似一颗灿烂夺目的新星,耀然于历史的苍窍。

从此,这颗星便光耀千年成为永恒和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