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轮美奂天青色的汝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周杰伦《青花瓷》中的这句歌词,更像是在说北宋汝窑。
朱文立大师汝窑汝瓷作品
根据宋代《咸淳起居注》的记载,汝瓷的釉色是一种“天青色”。大雨过后,蔚蓝的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这种颜色正是宋徽宗寻求的理想中的色彩。汝瓷追求的是“天工与清新”的境界,它古朴、浓厚、天然朴拙、柔丽静雅,一下子倾倒了那位不会治国的风流皇帝。据传说,曾有工匠问宋徽宗,汝瓷应烧成何种颜色?徽宗不语,一指天。众人望天,恰好雨过天晴,有一种淡雅而神秘的自然之天青色。从此以后,汝窑便以这种天青色为追求目标。还据说,这种颜色是宋徽宗曾在梦中看到,梦醒之后命人仿造的。
传说毕竟是传说。历史记载,宋徽宗之所以督造汝州青瓷,是因为他觉得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芒口是一种烧造上的工艺缺陷,指瓷器口沿无釉露出胎骨,工匠们一般会在上面镶上一圈金或银。当时的定窑采用覆烧工艺,也就是扣着烧,烧出来的瓷器足部满釉,但口沿无釉,这是考虑到宫廷中桌面均是高档漆器,足部满釉不会损伤桌面。而收藏家马未都则说,芒,其实是指光芒,道君皇帝宋徽宗常颂道教青词,对幽怨的青色情有独钟,看不惯定窑白瓷的耀眼光芒,遂命大肆烧造青瓷。
在位仅六年的周世宗柴荣曾命人烧造过一种瓷器,称为柴窑,论价值,柴窑排在宋代五大名窑之前。但迄今为止,柴窑没有发现实物,也没有窑址,就像一种传说。清人记载这种瓷器的釉色时,提及柴荣说过的一句话:“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天青色,就成了后人对柴窑的最直观想象。
而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柴窑没人见过,汝窑的颜色应该与它最接近了。汝窑也有粉青、豆青、月白等颜色,但以天青、粉青为上品,所以天青色也成了汝窑的最大特征。这种无法言明的色彩是如何烧制出来的,至今无人能解,民间还出现了烧造工人以活人祭窑的传说。
天青釉中含有少量铁,烧造时,青色的深浅随温度的高低变化。这种釉料不含任何人工化学成分,是数十种天然石料中微量元素烧制后的颜色,这也是后世难以仿制的原因。它的釉色在不同光照和角度下会发生变化,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青中泛黄。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釉中气泡稀疏,寥若晨星,正是形容它的这种美质。
有学者认为,汝窑这些特点和它加入的特殊成分有关。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有古瓷专家指出,以玛瑙入釉可使釉色更加滋润和明艳,也是其气泡特质的成因。但也有观点说,玛瑙本是一种硅酸物质(氧化硅),正是制釉的主要成分,并不特殊。汝窑窑址宝丰以生产玛瑙闻名,其劣等品或下脚料完全有作釉的可能,玛瑙入釉足见其奢华,但于成分无益。
收藏家马未都也曾对古陶瓷的釉色做过一番系统解读,他说:“从科学的角度讲,汝窑是个夹生胎,没烧熟,烧汝窑的温度不能达到1300℃,到1200多就行了。如果烧熟了,它的釉色就不那么漂亮了。”
尽显宋徽宗审美意趣的汝窑如昙花一现,很快在历史中消失,但它的美却长留世人心中。
几百年来,神秘的天青色,一直是古瓷烧造者心中难于逾越的距离,很多仿制者为求卖的高价,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种微妙的烧造尺度。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却恰好违背了汝瓷的真谛。“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一句看似随意的诗句,包含了多少清静处世的修为。
中国平顶山汝州名窑汝瓷网——汇聚汝州名家汝窑,名窑汝瓷艺术家的上万款汝瓷精品,包括汝瓷茶具,汝瓷花瓶等,是一家权威综合性汝瓷瓷器网站。想了解汝瓷图片汝瓷价格有哪些?就到中国平顶山汝州名窑汝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