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是一座生产宫廷御用瓷的窑场,窑业的属性是形成它烧造工艺和技术的重要基础。因此,御用汝瓷的烧造工艺首先表现在窑炉、窑具和模具的变化上。初期的窑炉基本上是沿用民窑马蹄形,这一时期的窑室平面可装烧器物30件左右。如14号马蹄形窑炉,前圆后方,窑室平面上遗留有厘钛和厘钛印痕5排,每排7个。其中保存原位的残破匡钛10个,有厘钛印痕的25个。到了御用汝瓷的鼎盛期,由原来的马蹄形大窑炉,改进为梢圆形小窑炉。

汝瓷茶具.png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窑炉皆两窑并列联体,单体窑炉长1.77米,宽1.40米,窑室面积仅0.70平方米,每窑装烧与直径20厘米厘钵配套器物10件左右。在烧制御用汝瓷的初期,绝大多数厘钛外壁不涂抹耐火泥;中期以后,外壁涂抹耐火泥逐渐增多;直到烧制御用汝瓷的鼎盛阶段,90%以上厘钛采用外壁涂抹耐火泥工艺。从支烧工艺来看,初创阶段支钉粗壮,垫饼与支钉皆用一般耐火泥土制成,支钉与垫饼往往容易脱落。随着汝瓷制作工艺的成熟,支烧垫饼采用高温优质瓷土制成,支钉小而尖,同时出现大量支烧垫圈和柱状具。支烧垫圈的出现,不仅制作简易、坚固,而且还解决了高支烧器物饼支烧高度不足的缺陷。宝丰清凉寺汝窑不仅窑炉、窑具有其独创之处,模具也别具一格。

汝瓷茶具.png

民窑瓷器除印花外,素面器物一般不使用模制,多采用手拉坯工艺制成。而御用汝瓷无论素面还是有纹饰,只要能使用模具的器物,采用的都是模制工艺,如洗、盘、钛、盆、碟、炉和部分碗、盏、套盒等。器物外壁有纹饰的用外模,内外壁无纹饰者皆用内模。大型器物或不便使用模具的器物如各类瓶、樟、器盖等,以手拉坯工艺为主。

御用汝瓷的烧造工艺,首先是原料的制备、成形、修坯、晾干、素烧、施釉,然后用各类厘钛一钛一器烧制而成。完全支烧的器物有各类洗(外裹足、深腹平底)、盘(外裹足、假圈足、三足、平底)、碟、钛、盆(外裹足、假圈足、四足、平底)、尊等。

中国平顶山汝州名窑汝瓷网——汇聚汝州名家汝窑,汝瓷艺术家的上万款汝瓷精品,包括汝瓷茶具,汝瓷花瓶等,是一家权威综合性汝瓷瓷器网站。想了解汝瓷图片汝瓷价格有哪些?就到中国平顶山汝州名窑汝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