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在宝丰清凉寺窑址发现汝窑烧造区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00年夏至2003年春对该区域先后进行了四次发掘,共揭露5米X5米探方40个,总面积将近1000平方米。清理出窑炉19座,这些窑炉集中分布于发掘区的北部。依据窑炉的形制结构和叠压打破关系,我们将这些窑炉划分为两组,由于这两组窑炉的烧造工艺要求的不同,其窑门位于窑炉的正前方,外口宽0.54米,内口宽0.40米。火膛位于窑门的内侧,作半圆形,低于窑床0.22米,进深0.54米,后宽1.10米,残高0.20米。

汝瓷茶具.png

底面烧结坚硬,呈灰褐色,较平坦。在火膛内清理出少量天青釉瓷器残片和较多垫饼。窑室位于火膛、隔火墙之间,作横长方形,残存耐火砖墙体两层,残高0.07米,南北长1.10米,东西宽0.50米,床面外高内低,倾斜3°。窑室内出土瓷器残片极少,多为红烧土块和少量炭灰。隔火墙位于窑室和烟卤之间,墙体残缺,仅残存4块烟道砖墩和5个排烟孔。中部烟孔和北部烟孔略宽为0.10米,其余3个烟孔皆宽0.08米。烟卤位于窑炉的最后部,与火膛相对应,作半圆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0.54米。此类窑炉形制独特,极为少见。根据地层、窑炉间的叠压关系和出土的遗物分析,第一组窑炉的年代大约在北宋晚期御用汝瓷烧造的鼎盛时期。第二组为马蹄形窑炉,共计7座,位于发掘区的西北部,作曲尺状分布,相互间没有打破关系,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形制。坐北向南3座,坐西向东4座。除4号和10号窑炉为并列联体外,其余5座皆为单体,都是采用高温耐火砖砌成,窑室、烟卤作半地穴式,火膛和个别窑室前半部分用不规则卵石和厘钵垒砌,然后封土作护墙。窑室内部都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关瓷器和各类窑具等。

汝瓷茶具.png

14号窑炉是马蹄形窑炉中最大的一座,由工作面、窑门、火膛、窑室、隔火墙、烟肉和护墙七部分组成。窑炉总体长4.60米,宽2.66米,窑室墙体保存最高的一段砖墙4层。方向190°。火膛位于窑炉正前方,火膛作倒立八字形,低于窑床0.70米,内壁抹一层耐火泥,已烧结。窑室床面作横长方形,东西长2.36米,南北宽1.80米。窑床前高后低,床面上遗留厘钛和厘钛印痕5排,每排7个。

中国平顶山汝州名窑汝瓷网——汇聚汝州名家汝窑,汝瓷艺术家的上万款汝瓷精品,包括汝瓷茶具,汝瓷花瓶等,是一家权威综合性汝瓷瓷器网站。想了解汝瓷图片汝瓷价格有哪些?就到中国平顶山汝州名窑汝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