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提出两类改造日常生活的模式:道德秩序模式和审美性质模式。在审美性质模式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会重新发现自然生命的自发性和自然生命最初的创造性动力,每个人都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去感受世界,用美术家的眼睛、音乐家的耳朵和诗人的语言去享受感官上的愉悦。一旦名窑汝瓷艺术被更替,日常生活就会吸收这种艺术,日常生活通过吸收原来外在于它的艺术而得到改变。人的精神权力必须返回一般生活,通过改造日常生活将其自身投入到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特殊的还是普遍的感觉、观念、生活方式和愉悦,都是在日常生活里确定下来的,某种特殊的、创造的有效性也得返回到日常生活才能得到检验和确认。日常生活有机械意义上的循环,也有创造性的某种特殊,二者存在于不断激活的回路里。对手艺人来说,他有了一个“好生意”(相对而言),至少暗示了他喜欢干这一行。

汝瓷茶具.png

手艺人应该用他的劳动谋一份什么样的生活呢?当说他“挣了一份殷实的收入”则表示他是谋得了一份收入,却没有谋到一种手艺人的生活。他支出的能量、手艺、技术文凭以及他对工作的热爱,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常常会有的需要、欲望或“热望”。他的过去和记忆,他来自何处,都会对这些需要和热望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手艺人都有家庭,他自会有一定的方式把工作和家庭生活联系起来。单单用劳动不能确定手艺人的全部生活,也不能确定日常生活对他来说究竟是什么。对他要什么,他的选择是什么,在非(职业化)工作时“是”什么样子,等在这些有所了解更重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日常生活中很大程度上与技术化有关。不止是手艺人的劳动、工作,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休闲活动中,工业技术、信息技术都深刻地影响到手艺人的价值认知和生活节奏的掌控,手艺人也在身体力行地进行实践批判,但我们很少真正关注到他们做出反应的具体细节,反而是我们将慢生活、工匠精神之类的价值附会到不那么了解的手艺人身上,将这些作为渗透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特质,值得反思。

另外,手艺人的生活、工作受制于社会关系的制约,比如所在行业公认的惯例和规范、物质媒介和生产技术、赞助人和艺术市场、公众和接受渠道等。正如贝克在《艺术界(Art Worlds)》就曾指出的,我们应该“把艺术界看成参与者之间确定的合作关系网”,“与其说艺术是洞察力的个人进行杰出创造的历史,不如说是社会惯例引导的社会机构的建构实践史”。这就是说,艺术品或手工艺品并不是艺术家/手艺人的个别创造,它是特定时空中、特定关系内以特定方式生产出来的特定作品,是圈内外参与者相互合作甚至牵连影响的产物。手艺人自身也是一种社会文本,而且他们在社会文本中看自己,并在文本中解释和被解释。

汝瓷茶具.png

当然,手艺人的日常话语中有一重要的表达特征,就是擅用“物”语而非口语。手艺人用产品(作品)说话瑕疵、平庸、丑或美都会通过形式、功能、结构、材料工艺诚实地表达出来,从而避免了语言表达的欺骗性、模糊性、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等情况。无俗便无雅,器物的雅致多能反映出手艺人对不雅之物反叛的实践。正如列斐伏尔所说,日常生活批判是从实际经验出发,为了改造日常生活而解释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建设着未来,也会被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困扰。汝瓷手艺人的日常生活可能不值一提,可能令人动容,也可能具有丰富的创造性,但是通过日常批判,他们才能持续创造生活本身。

中国平顶山汝州名窑汝瓷网——汇聚汝州名家汝窑,汝瓷艺术家的上万款汝瓷精品,包括汝瓷茶具,汝瓷花瓶等,是一家权威综合性汝瓷瓷器网站。想了解汝瓷图片汝瓷价格有哪些?就到中国平顶山汝州名窑汝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