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官窑的遗址被现在的文物界的专家们定在河南省的宝丰县的清凉寺,也许这又成为现代文物学术界的一个伪命题,就像过去有的专家把全世界的汝官瓷的存世量定为67件半一样,成为文物界的一个“皇帝的新衣裳”。
北宋汝官窑遗址真的在河南省宝丰县的清凉寺吗?首先我们来了解最近这些年宝丰清凉寺窑址出土的汝窑瓷器是否合乎汝官瓷的真正标准。
清凉寺窑址的发现,据说最早来到的是日本人,传说日本占领期间,一些诡异的日本人就来当地搜集瓷片。之后是新中国建立的1950年,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陈万里等根据宋代文献中汝州的地理范围,曾经来过宝丰考察,回去后撰写了《汝窑之我见》一文,未找到汝窑窑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县清凉寺村进行持续挖掘,挖掘出大量可修复的瓷片,但这些瓷片仍为民窑瓷片,不是“典型汝窑”瓷片。本以为结合前期的发现,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这次一定能找到汝窑的烧造区,可是天意难违,费了2年的周折之后,仍无所获,寻找再次停滞,这一停,就是整整10年。
再次开始了挖掘。与此同时,清凉寺一个村民也在家挖地窖,挖除了一些瓷片,报告了考古队。考古队获得申请后,在村子的便道和院内进行了试探性挖掘,在不到70平方米的区域内,挖掘出数千片天青釉汝窑碎片,可以复原的器物20余件,瓷片堆积层厚达10厘米且全部是天青釉瓷片,瓷片性质单一纯正,同时还有匣子、支钉、垫圈、试火片等烧制工具出土,可以想见考古队员们当时欣喜若狂的心情,尘封了700年的秘密即将由他们揭开。
经过搬迁村民和大规模挖掘,汝窑的烧造区终于拨开泥土见世人,共发掘窑炉15座、作坊2座、澄泥池2个、釉料坑2个,探定面积为15万平方米,几乎囊括了整个清凉寺村,发掘出来的瓷片,无论釉色、器形和烧造方式均能和馆藏汝窑相对应。
这个让世人魂牵梦萦了七百年的汝窑窑址,终于完完整整展现在世人面前。那些文献记载中未见的烧造技术问题,也逐渐得到破解,汝窑的仿制慢慢变成可能。堪比商彝周鼎的汝窑,不再高不可攀,慢慢走向寻常人家的客厅和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