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蝉翼纹”。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 色,俗称“香灰胎”,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汝瓷23 (29).jpg

  汝窑之所以受到中外文物爱好者的追捧主要原因是:汝窑是北宋官窑,是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而且当时战乱纷飞,现在流传在世只有不到百件,如有想入手还需谨慎!

汝瓷23 (30).jpg

  汝窑瓷的胎体主要分为:灰胎、香灰胎、黄白胎、白胎,而烧成后的露胎处多呈肉红状,值得注意的是,支钉烧造者的支钉痕处并非露出胎质,应为支钉胎痕。从釉质上看,汝窑陶瓷主要以青色为主色调,有天青、粉青、豆青、卵青、虾青、月白、乳白、天蓝等色。多为一次施釉,也有二次施釉或补刷。釉中亮泡如珠,有泡若晨星之说。放大镜下的瓷釉似云雾,如流云,多蕴蒙泡,内侵泡不一而论。高古汝窑瓷历经800余年沧桑岁月,按物质运动必有自然氧化,行话称之“开门”。当然,在密闭条件下,古瓷不能充分氧化,就算宝光莹润、无明显外变,但也必有内变,有心者用高倍放大镜观之久已则必有所悟。在器型上,汝窑既有仿商周青铜礼品的造型,也有宋代的实用器型,其中以仿青铜礼器器型为贵。其工艺特点是裹足,足底施釉,支钉支烧,钉痕小如芝麻,色白而闪黄,呈不规则分布。而从纹饰上看,它的釉面呈现极细的冰裂纹,即蟹爪纹,而无纹者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