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周恩来总理向全国发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的指示,又于1957年7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轻工业厅长会议上指出“要恢复五大名窑生产,特别是首先要恢复汝窑和龙泉窑”。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汝州市从党委政府到工匠艺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历经半个多世纪,终于使汝瓷浴火重生再现瓷魁异彩——向共和国总理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杨氏汝窑 (4).jpg

  杨氏汝瓷创办人杨聚斌向周秉德先生详细汇报了汝州市恢复汝窑生产的详细情况。汝瓷工匠们在恢复汝窑生产中所付出的心血,深深感动了周秉德先生。

  杨氏汝瓷杨聚斌窑精心研发烧制的《天地方圆瓶》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寓意“天地循环不息,地厚德而载万物。君子外圆则内方,寓律己宽人之意”,观赏之有朴素无华之美,于素净处令人深思。《天地方圆瓶》非常吻合周恩来总理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鞠躬尽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崇高风范,所以深得周秉德的赞赏。

杨氏汝窑 (5).jpg

  为了勉励汝州的汝瓷从业者在汝瓷的传承创新上继续努力,周秉德还把她的著作《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赠送给了杨聚斌。

  在杨氏汝瓷创办人杨聚斌向周秉德先生汇报汝瓷的发展情况时,全国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副秘书长李清平先生也收藏了杨氏汝瓷的《天地方圆瓶》。

  相信大家看了小编以上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