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纹是汝窑瓷器开片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汝窑瓷器的重要象征,蟹爪纹顾名思义,犹如蟹爪爬过一般,是汝窑瓷器釉面开片的一种,在汝窑瓷器上很常见,这种纹饰十分纤细,深入釉面并不深,犹如蜻蜓点水,但又清晰的存在,很多汝窑瓷器上都有这种类型的纹饰,只是有的表现不明显而已。

汝瓷开片.jpg

  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汝窑瓷器,蟹爪纹的开片亦是十分明显地存在,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有的是饰以细碎开片出现,一些是较为稀疏,但总的来看以细碎开片出现为主,蟹爪纹从宏观上看,显然汝窑是有能力控制这一开片形式的,但从微观上看,汝窑瓷器的蟹爪纹并不避讳细微的变化,开片的大小和造型并不受控制,可以自由地在整个蟹爪纹的范畴之内随意开裂,而丝毫没有受到控制的迹象。

  每一个细碎开片的大小可能不同,开片的深浅程度可能不同,器物内壁和外壁的开片可能不同,表现可谓是毫无规律可寻,而在开片如此复杂的形式之下,能够成功地控制开片总体上向着蟹爪纹的方向发展,这显示了汝窑瓷器无与伦比的高超瓷器烧造技术。

蟹爪纹.jpg

  另外,从概念上看,开片显然是瓷器在烧造过程中的一种缺陷,釉面出现开裂的纹片或者叫冰裂纹,这种现象非常自然,开始的时候人们无法避免它的存在。宋代已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鼎盛期,人们完全可以避开瓷器上有开片的现象,这一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要说汝窑瓷器,就是宋代一般民窑烧造的类汝釉和类汝似钧釉瓷器都可以完全避免瓷器釉面有开片。

  由此可见,汝窑瓷器显然并不避讳开片的存在,而且还将开片发展成一种“缺陷美”,一种总体上犹如蟹爪纹的美。而这种以开片为美的瓷器品种显然在宋代不仅仅限于汝瓷,如哥窑瓷器更是将开片美发挥到了极致。但反过来我们看到汝窑瓷器蟹爪纹之美,显然只是比哥窑瓷器上的“百圾碎”开片浅和细而已,实际上都是瓷器釉面开片美的一种形式。不过蟹爪纹之美显然是一种含蓄之美,并不像哥窑瓷器“金丝铁线”那样片片相连,深入釉面,人们一眼就能看到。汝窑瓷器上的蟹爪纹显然不是那样。

蟹爪纹.jpg

  经过研究,人们的视线与汝窑瓷器相遇时,实际上蟹爪纹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抓住人们的视线将其固定到瓷器釉面的功能,用较为通俗的话讲就是吸引人的眼球。因为蜻蜓点水式的蟹爪纹人们不能很远就看到它,只有将目光固定到汝窑瓷器釉面之上时才能发现,当然此时人们的目的显然只不过是欣赏瓷器,但此时就会发现有些细如蟹爪纹的开片几乎是布满釉面,似一层薄雾笼罩,而又不影响人们欣赏美妙的天青釉色。

  这时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会驱使人们观察这些蟹爪纹,于是视线在汝窑瓷器之上停滞,因此蟹爪纹并不是随意而就,而是拥有与生俱来的特殊使命。从线条上看,蟹爪纹的线条都很短促,深浅不一,粗细不一,不过在粗细上相距不大。同时从视觉效果上,我们会看到蟹爪纹实际上会形成一种远观似乎没有开片,而仔细观察又有开片的绮丽景观。

  蟹爪纹虽然不能说是汝窑瓷器的专利,但是同时期及金元时期烧造的类汝釉及类汝似钧釉瓷器在釉面开片上却很难达到蟹爪纹的水平,它们要么是没有开片,要么是开片烧造成了其他形状,总之是开片的形状各种各样,如长条状大开片、稀疏开片、细碎开片、长条状开片、大开片、细开片、细小开片、小开片等等,在开片的深入程度上也是各不相同,深浅不一,粗细不一,有的类似哥窑瓷器的开片。当代仿汝釉瓷器由于是仿汝瓷,所以在釉面上必然模仿汝窑蟹爪纹,但是从当代仿汝釉瓷器上看,真正将汝窑瓷器的蟹爪纹烧造成功的鲜见,大多数都是看不太清,开片断断续续,开片线条冰裂得也不是很连贯,釉面上甚至没有出现蟹爪纹,可见蟹爪纹就是评价当代汝窑瓷器高仿品的一个重要标志。

蟹爪纹.jpg

  从数量上看,类汝釉和类汝似钧釉瓷器在开片上并不是很严重,似乎是有意避开开片,但由于烧造技术的限制有时也会出现各种开片,这些开片通常以稀疏为显著特征,不过也有些开片比较严重,如一些类汝似钧釉的瓷器在开片上就比较深刻,犹如哥窑瓷器那样,片片相连,深入胎骨。但这样的瓷器在类汝似钧釉瓷器上并不是很多,只是偶见。

  从时代上看,类汝釉和类汝似钧釉在宋代控制得比较好,瓷器釉面有开片的现象比较少见,而在金元时期对于开片的控制放松,很多器物上各种各样的冰裂纹时常有见。

      中国平顶山汝州名窑汝瓷网——汇聚汝州名家汝窑,名窑汝瓷艺术家的上万款汝瓷精品,包括汝瓷茶具、汝瓷花瓶等,是一家权威综合性汝瓷瓷器网站。想了解汝瓷图片汝瓷价格有哪些?就到中国平顶山汝州名窑汝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