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在瓷器收藏者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宋至今,无论是身处庙堂的权贵,还是远循江湖的隐者,提起对汝瓷的向往与拥有,有的啧啧称奇,有的扼腕叹息。口传心授的时代,在那些“一言九鼎”开宗立派的大侠和舞文弄墨文化人士的推波助澜下,汝瓷终位列于五大名窑之首。

  神秘,是因为不确定。

  信息实在是太少了,好事者统计目前世上仅存65件,且都存放在博物馆之中。窑址没有最终确认,也没有像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有地宫宝物帐的明确记载,没有了标准器,那65件是如何确认的呢?支钉烧,香灰底,这都不是绝对标准。特别是有些业内人士,提汝窑,必讲天青色。好像汝窑就一定是天青色似的。

7.2429.jpg

  汝窑的瓷器是天青色吗?或者说现在存世的这些“汝窑”的这种“灰不拉几”的颜色是天青色吗?

  古代的青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呢?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表明蓝色是底色;国画中有青绿山水一派,元以前的青绿山水画,放到今天,那些罩在山峰上的颜色大多有些泛蓝;唱戏的有青衣旦角一路,青衣旦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最著名的还有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看官,您明白了吗?知道什么是青色了吗?以上这些青色,能对应成当代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阶吗?反正我没弄清楚。

  天是青的吗?是,至少古代人这样认为,如“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青天大老爷”

  好了,不纠结了,假定存在一个标准的青色,问题来了,汝窑的天青色,是这个标准的青色吗? “灰不拉几”如同今日雾霾的京城的天空。

  谁说的汝瓷是天青色呢?原来是明朝叫谢肇涮的人,写了一本《文海披沙记》的书,有些内容是些道听途说的故事,属于文人自娱的东西,其中关于汝瓷的内容即可归于此类。说:北宋徽宗皇帝做了一个梦,梦到了雨过天晴,此时有臣子询问御用瓷器用何种颜色就御笔一挥题到:雨过天青云破处,者将颜色做将来。明朝以后,天青色就成了汝瓷的专用颜色,成了代名词。

  事实上这一"桥段"根本禁不住推敲。

  这里面关键之处是第一句中的”天青“和”云破处“两处,假设此处”青“与”晴“不通假,就当颜色讲,解释一:”天青“与”云破处“有逻辑关系,云破处修饰天青(现代的倒装句)那么”云破处“就是”天青“的位置信息,翻译为:雨停时,云破处的天青色。解释二:”天青“与”云破处“有逻辑关系,天青色是云破处的时间状语,翻译为:雨停天青时云破处的颜色。

  解释一是好像是存在其实是幻梦一样不现实。云破处?能读此文章的人都有雨停观天的经历,谁能讲清楚云破处的情景,一个人就会有N个答案;解释二也是一个水中月的梦境,那情景只能用流光溢彩来形容。况且徽宗皇帝还没告诉他们,这个雨过天青云破处时节是春天还是秋天,时辰是上午还是下午,东南西北是那个方位呢!

  因此,汝瓷,说不清楚的天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