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65.jpg

  孟玉松近影

  

  春日午后,雨过天晴。窗外,微风轻拂,碧空如洗;屋内,炉火通红,气氛凝重,“时间到,开窑”一位古稀老人坚定地说,窑炉门缓缓打开,一辆小车缓缓推出,“叮叮叮.......”细碎的开片声如同天籁之音。天蓝、天青、粉青、月白、豆绿......,一件件温润如玉;荷口瓶、梅瓶、紫金钵、玄纹樽、八卦鼎......, 一个个美若天成。火光映红了老人的脸,坚守半生,她让神秘的汝瓷釉色重见天日,执着追求,她用双手塑出了汝瓷之魂,她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汝瓷专家---孟玉松,望着凝结着自己心血的宝贝们,一件萦绕在心头的往事,不禁又出现在眼前......

  1988年9月,金秋时节,孟玉松凭着对恢复发展汝瓷做出的显著贡献,被推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出席第六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从县城到京城,让这个弱女子既骄傲又激动,和全国各地的妇女代表一起畅谈,亲自聆听中央领导的教导,让她倍感振奋。会议期间,一个工作人员突然找到她“请你准备一下,到中南海西花厅,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要接见你”,听完这番话,孟玉松呆住了,“邓颖超同志要接见我?尊敬的邓大姐要接见我?真的吗?”,直到工作人员重复了一遍,她才如梦方醒,这是真的,那个追随周恩来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经历风雨,浴血奋斗,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邓大姐要接见她!瞬间,两行热泪从眼中涌出,激动,幸福交织在一起......

  

7.3066.jpg

  八卦鼎


  精心挑选了一件汝瓷天青釉八卦鼎,匆匆坐上了开往中南海的专车,窗外景物飞逝,孟玉松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朦胧的泪眼中,一幕幕往事悄悄浮现......,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在历经了宋代短短40年的辉煌之后,因金兵入侵,窑空烟冷,神秘的天青色从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当中,1957年,周恩来同志明确指出:“要恢复和发展汝瓷生产”,从此开启了汝瓷人寻梦的开端,1973年,自己进入汝瓷厂技术攻关小组,克服了设备与资金的困难,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失败,一遍遍的调整配方,走上了一条寻梦之路;为了恢复汝窑天青釉,在县委书记的带领下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故宫博物院拜访冯先铭和耿宝昌先生,亲眼目睹了可与黄金比价的汝瓷,故宫珍宝馆内,装着汝窑弦纹樽的玻璃柜打开,那一抹“雨过天晴”的天青色呈现在眼前,从此让自己为瓷痴狂;凄冷的初冬,为了没有完成的实验,冒着瓢泼大雨,拽着10岁的大儿子,背着4岁的小儿子徒步往厂里赶,刚好遇到汝河涨水,在狂风巨浪中,孩子差点被河水冲走,浑身湿透,冷风如刀割一般,鞋子沾满了泥巴,步履维艰,脸上的雨水混着泪水一同流下......

  车缓缓进入中南海,孟玉松轻轻拭去脸上的泪水,汝窑天蓝釉、豆绿釉、月白釉、天青釉在自己的汗水中研制成功,填补了陶瓷史上的空白,抚摸着手中的八卦鼎,她感到一丝欣慰,汝瓷人没有辜负周总理的嘱托,满是泪水的脸上浮现了一丝笑意......

  

7.3067.jpg

  刻花球式罐


  此时的中南海天空澄澈,金菊绽放,时不时有鸟儿叽叽喳喳飞过,西花厅,显得格外热闹,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妇女代表齐聚于此,当他们知道这个瘦弱的女子来自汝瓷的故乡,恢复了断代千年的汝瓷时,纷纷竖起大拇指。人群突然安静下来,八十二岁高龄的邓颖超主席精神矍铄地走到大家面前,一一和代表们握手,当走到孟玉松面前时,她好不容易止住泪水再次流出,上前紧紧握住邓颖超老人的手,激动的说:“邓大姐,您好!”邓颖超微笑着说:“你好!”,孟玉松赶紧将带来的汝瓷天青釉八卦鼎捧在手上,送给邓颖超说:“邓大姐,我完成了周总理的嘱托,将失传近千年的北宋汝瓷恢复成功了!”邓颖超说:“谢谢你!你是我们妇女同志的骄傲。”周围响起了一片掌声,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她突然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汝瓷人的自豪和骄傲,十几年的艰辛在这一刻,一切都值了!“邓大姐,现在汝瓷已经恢复起来了,我一定认真总结,不断完善,还要进一步发展汝瓷,以更优异的成绩向您汇报!”邓颖超再次握住孟玉松的手说:“好啊!好啊!”这时,随行的记者“咔嚓”一声按动快门,记下了这不寻常的时刻......

  孟玉松许下了承诺,并为此坚守一生,拼搏一生。微风送来阵阵清香,抬眼看看窗外的天空,抚摸一下手中的汝瓷,二者混为一色,千年前,徽宗一梦,将要实现了吧,孟玉松凝视远方,自信而坚定,这时,一只飞鸟掠过天际,是记忆中的那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