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芳作品《全球福》被指定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元首级国礼赠送给各国政要;《中华和瓶》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符号” 多次作为省礼、国礼赠予外宾; 《富贵牡丹》获工艺美术行业的最高奖项“杰出手工艺品奖章”,并拥有国家专利一百余项……这就是我国汝瓷大师、“非遗”传人王振芳在业界创造了一个个传奇。被誉为“瓷坛女杰”的她,潜心研究汝瓷烧制技艺近三十年,秉承“做精工艺,做足文化”的理念,承古创新,再造了汝瓷的惊世之美,为复兴瓷界魁首——汝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09-36-51-84-1.jpg

  富贵牡丹盘

  2015年1月10日,河南弘宝汝窑艺术总监范随州、王振芳夫妇在北京同时被授予“中国陶瓷工艺大师”荣誉称号,获此殊荣的的大师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3岁高龄,而王振芳只有46岁,是最年轻的国家级大师。植根汝瓷传统文化,融合当代主流审美意识,于清丽中凸显灵动,于淡雅中彰显王者之气,思想与艺术并重,风格独树一帜,使王振芳作品深受国内外艺术界、收藏界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好评。

  王振芳出生在汝瓷恢复研制的发源地——汝州市工艺美术汝瓷厂所在地赵庄村。懵懵懂懂的她就被神秘的汝瓷烧制技艺所吸引,进而踏进汝瓷研究之路,但“不识规矩门外汉,泥于窠臼是半残”。为了学习制瓷技艺,她遍访老艺人和陶瓷专家。施釉、烧窑、刻花,生产汝瓷的各个工序,她都一一尝试。为了试验配方,她没有时间打扮自己,素面朝天,衣着朴素,纤纤素手布满了伤痕和老茧,冬天里双手更是布满冻疮。有一次,烧窑恰逢大风,窑火乱窜烧掉了她的眉毛。忙碌、疲惫、挫折……但却从来没有击退她研究汝瓷烧制工艺的决心。

09-37-26-88-1.jpg

  1999年,对汝瓷一片痴情的王振芳,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然而工作室建立之初,大量资金的投入换来的却是几千件残品,求亲靠友的几十万资金打了水漂。然而失败并没有让她退缩,经历的苦难反而坚定了她的决心。凭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试验方法,让她在短时间内成功地烧出了月白、豆绿、天青、粉青釉,并取得巨大成功,她仅用几年就走完了别人几十年的路。2012年,她成功烧制出玉质瓷,一改传统汝瓷香灰色不透明的胎体,将具有玉质感的汝瓷釉与一种半透明的玉质感胎体结合,使其瓷体呈现出玉石般的半透明状态,色泽清丽,淡雅,飘逸,使千年汝瓷实现历史性的突破。2013年,她旗下的弘宝汝瓷有两件精品《三足洗》和《水仙盆》同时入选当年的中学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2014年,王振芳研发制作的彩绘汝瓷获外观设计专利,让汝瓷从釉色、釉质、造型上与现代美接轨。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振芳和她的弘宝汝瓷还自觉担任起传承发展汝瓷的重任,她带徒授艺,自愿交出配方,把烧制汝瓷的核心技术制釉的配方传给下一代汝瓷艺人。王振芳深知汝瓷之火消逝八百多年根源在于技艺的失传,汝瓷的未来掌握在新一代的汝瓷艺人手中,既然前无古人,就要后继有人,继承的目的在于创新,而汝瓷的生命也在于创新。在王振芳的努力下,弘宝汝瓷与河南大学等数十所院校达成联办汝瓷传承基地的意向,数千名大学生将通过这一平台学习汝瓷烧制技艺,感悟汝瓷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传统汝瓷工艺由此走上现代产学研一体的发展道路。“桃李满天下”这不仅为了弘宝的百年品牌,更为了传承千年的汝瓷文化。